写在前面,黑大神的《精神现象学》实在是太深奥难懂了,不仅语言晦涩,而且举例也少,理解起来确实非常困难。所以我在这里写的只是我对其的理解,大家将信将疑地看吧。在我google docs的原文地址: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QuH2gi9g7Y5mcxm0r3CkYA13bR2TFQehwjMzScWg_Go/edit#
名词解释
-
自为:G.W.F.黑格尔的专门术语,即展开、显露之意,指事物开始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将自己的能力、想法展现出来,比自在更高一级。
-
自在:纯粹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其它物质;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是由非真理性到真理性、由不真实到真实、由直观多样性到多样性统一、由表面现象到深刻本质的过程。
-
扬弃:哲学专用词,指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
反思:哲学上指的是一种以区别直接认识的间接认识。
从现象到精神
黑格尔是唯心主的代表人物,所以其认为的世界也是从现象出发的,认为我们所谓的世界不过是意识收到的现象的一种共相,但与主观唯心主义不同的是,其认为世界仍然是自在的,但这此世界非彼世界,它是超感观世界,即超越感观而存在的。黑格尔认为虽然这个世界超越感观而存在,但我们仍可以通过意识的发展到达那个世界。由现象到共相再到超感观世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只有到达超感官世界,才能触及到真理,即从思维此岸到达自在之物的彼岸。
关于现象
现象其实是从观象者的角度出发,其利用自身的感受器,对物的某些属性作出了直接的投射。比如我看到一棵树,看到的一片绿色的叶子。现象与物质是不能划等号的,更不能与真理相提并论,在个体意识中的投射正是一种”感性确定性“(关于这个后面会详细说明),这种单纯的混乱的影像并不能构成对对象的认识。
而对于认识而言虽然黑格尔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纯粹地存在属于超感观世界,物质只是那个世界的纯粹存在着的物质的一个切面认识,而大众所认识的物质(即普遍意义上的物质)则只是一个共相。要说明这个问题,举一个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的故事——瞎子摸象,从故事从我们可以知道,不同残疾的人对大象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获取的现象是完全不同的,由于缺乏一些必备的感官,他们获取到的物质的切面与普通大众不同。所以最终故事有两个值得人思考的地方:1、不同的残疾的人所认识到的大象完全不同;2、大众听到那帮人的回答后均捧腹大笑。第一个问题前面我已经解答过了。那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大众会笑那些残疾人?因为普遍意义上的大象是正常人意识中的共相——巨大的身体、长长的鼻子。所以当人们听到残疾人们如此“荒唐”的回答时,他们才会有如此反应。如果把一个正常人放到全是色盲的人群人,那么我想被笑的人应该是那个正常人。
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瞎子摸象
关于规律
前面说过了,普遍性的物质实质上是一个共相,规律是意识通过理性思考总结出来的,其来源于现象界,适用于共相。就像下图所示的:
超感观世界、现象、规律总图
正如上图所表示的,获得的切面不同,那么所得到的规律自己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冲突或颠倒的世界,在这边看起来是是绿色的,在那边便成了红色;在这边看起来是长的,在那边看起来便是短的。因此,规律是只适用他所被发现的那个现象界的,换句大家都明白的话,那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想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这在个条件下适用的方法不一定在另一个条件下也适用,其也正是这个道理。
规律是存在于偶然的现象中的,但规律却不是偶然的,它是必然的,而且它还是自在的。只有通过大量正确的认识、实验,才能发现它。这点我想在辩证唯物义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关于超感官世界
普遍意义上的物质只是一个共相,那么它到底存不存在?就像影片《黑客帝国》里面说描述的,人们吃下一块鲜美多汁的牛肉,那只是主机Matrix在刺激人们的大脑,告诉其是鲜美、多汁的。里面的人都认识那人吃的就是多汁的牛肉,因为大家都实实在在地看见了,产生了共相,此因没人怀疑他吃不是不是牛肉。那么之所以说G.W.F.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派系,原因就是虽然黑格尔认为普遍意义是的物质是共相,但物质本身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他所存在于越感观世界,它确实有实实在在地存在于那里,但我们却只能通过现象界来认识它,我们将现象聚集起来汇成一个个切面,显然我们获取的切面越多,我们越能真正地认识到那个超感观世界中的真实物质。所以正是物质的客观存在这一特性,其本质是自在的。它的属性不会因意识的消失而消失、或因意识的改变而改变。而从现象界到达超感观世界的过程正是由感性确定性到达真理的扬弃过程,是意识的发展过程。
关于精神
精神,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是作为各个独立与非独立意识的统一存在,我即我们,我们即我。在黑格尔的思想中,精神分别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三个部分。主观精神即指个人意识。国家、习俗、经济、文化,这些都是客观精神,所以客观精神也可以认为是社会意识。精神的形成,也是从“感性确定性”到“自我意识”再到“理性”而来的。
关于感性确定性
感性确定是是意识的最低级产物,同时它又是纯粹的,它把事物毫无保留地带到了我们面来。正如我看见一个红苹果那样,我确定我看见那里有那么一个红苹果,仅此而已。然而这并不能说明那就真有一个能吃的红苹果,因为那可能只是显示器里的图像。所以感性确定性虽然看起来丰富,但它却是那么的苍白。
“感性确定性的这种具体内容使得它立刻显得好象是最丰富的知识,甚至是一种无限丰富的知识。……此外感性确定性又好象是最真实的知识;因为它对于对象还没有省略掉任何东西,而让对象整个地、完备地呈现在它面前。但是,事实上,这种确定性所提供的也可以说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真理。它对于它所知道的仅仅说出了这么多:它存在着。而它的真理性仅仅包含着事情的存在。”——黑格尔
此因“感性确定性”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它并不能构成对对象的认识。只有通过理性的加工,它才能上升到对对象的认识。
关于自我意识与其发展的五个阶段
意识作为高级思维的产物,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本身是与环境分裂开来的,哲学上将此称为分裂了的意识。黑格尔将人类意识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①意识、②自我意识、③理性,这3个阶段属于主观精神;④精神,即客观精神;⑤绝对精神。
纯粹的意识
这里的意识更像一个生理机能,它保留着与知具来的模样,与其它人没有区别,它要做的事仅仅就是接受感性确定性,并条件反射式地做出反馈,比如饿了就想着要吃饭,小时被欺负了就想找妈妈一样。
自我意识
这种意识是从前者接受到的物质返回到意识自身,同时具有个性的意识。意识开始思考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与期望进行反思与评估,不再是单纯的反射。比如对于同一件事,可以找到别一种解决方法。就弄上面的例子来讲,如果饿了就想回家吃饭,但这个时候家里没人,其实可以去好友那里蹭一顿。个性的加入,使得这种意识能与纯粹的意识很容易的区分开。
理性
相对于“感性确定性”而言,理性显得有血有肉些。与理性相对的是欲望、本能、情绪。它不再是简单地投身对象。在这个阶段,意识做到了完全的独立,不再依赖其它事物,可以说是一种独立意识。通过对现象的扬弃,能得出对象的本质,掌握正确的认知。对于这一点,就不得不说说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康德的观点里,理性只能把握现象而非对象的本质,因此其把理性与本质完全割裂开来,得出的就是不可知识。然而黑格尔却认为通过理性能够到达那个自在之物的世界——“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小逻辑》,第43页)——而这个自在之物也就是前面讲的超感观世界里的物质。
客观精神
也可以说是人文科学,冥冥万物中都有其固有发展方式、定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这种精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经济、文化、习俗等都是客观精神(按照黑格的意思)。这里就与唯物主义有冲突之物,黑格尔有些过分地夸大了精神的作用,而精神是与物质相对的,因此其把认识与物质割裂开了,有时甚至完全没有提到物质。在他的眼里,也许,客观精神是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的,而不是唯物主义的规律是存在于物质之中的一种属性(当然辩证唯物主义更要求将物质联系起来看才能认识其本质与其中的规律)。
绝对精神
这里的精神似乎已经超越了常人的理解,绝对精神是一种脱离了物质与与人类肉体,并早先于世界形成之初便存在的自在物,它是万物的本源,所有的自然物与意识都是由其发展而来,是绝对精神在推动整个世界万物的变更、发展、演替。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正如前面所说的黑格尔在这里过分夸大了意识的能力,甚至将其奉为了万物之源,完全脱离了物质,所以说黑格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代表。
结语
其实读了《精神现象学》后,我共鸣最大的地方就是黑格观于物质共相的观点。它解释了我多年的疑惑。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同样的城市,有些人会觉得其像地狱,而有的人则觉得其如天堂般?为什么学习与校长对学校的感觉完全不同?我们获取的正只是一个切面,获得的切面越多,就更能逼近那个纯粹的对象。就如我们了解一个人,开始只是片面的,相处时间长了以后才能更加真实地了解那个。但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我们对物质的认识都只是一个切面,总还有我为我们所不知的一面,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去无限地逼进真实。
当然这位大神的文字实在是太过飘逸了,很多内容完全不知所云,也许是我自己的哲学功底不够深吧,毕竟只是业余的爱好者而已。很多人都认为学哲的人要么是脑子有问题,要么是心理变态,但我个人觉得哲学真的是一种超思维(Meta Think),也就是对思考进行思考的一种学科,通过哲学我理解了以前我很多不能理解的问题,比如什么是道德?其来源于何处,其存在的理由又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推动道德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哲学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你觉得呢?
RES---
《精神现象学》 商务印书馆, 华夏出版社, 贺麟 王玖兴 译
《黑格尔理性概念的自我否定性》 陈爱华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96/28117.html“感性确定性”——黑格尔哲学的秘密
http://www.ewen.cc/qikan/bkview.asp?bkid=130020&cid=384223 黑格尔精神哲学的独特魅力
http://www.qmhistory.cn/read.php?tid=9403 思辩理性——黑格尔的理性观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020638/ 黑格尔的主奴关系思想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020638/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主人与奴隶
NOTES---
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真理
在对抗中证明自己的存在
生命是自己意识的肯定,即顺应自然才得生存、发展
社会意识
证明明自己的意识就需要斗争(即存在依赖于反馈)
独立意识与依赖意识,比如每天都要上班、挣钱
自我意识是通过扬弃对方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
精神作为各个独立意识的统一存在,我即我们,我们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