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因为用有限的能力去探索超限的世界显然是不可推导的。就如跟自己战斗一样,是无法分出胜负的。要解开这个环,就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成长”,当你成长后,你就超越了自己,就能打败自己的影子,进入全新领域。
我们刚出生时,对自己是没有认识的,自己做出的动作完全是对世界的条件反射,即被物质驱动着,饿了就会哭,亲人逗我们了就会笑,没有思考。后来我们开始思考,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外界的刺激我们可以选择性的接收,也许还能逆向思考。这些能力都源于对自我的认识,所谓自我认识就是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与自身需求,即“我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我人目标”,而在不同的层次,这些问题由不同的力量驱使着并以此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被动认识
处于这一层的人,几乎没有自我见解,也就是说他的思想大都来自于外部刺激,例如流型的趋势、大众的舆论等等;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很多时候他们的行动大多源自一些原始欲望上的满足,如食欲、性欲、情绪、虚荣等。由于不能在认识上进行思考,所以眼光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其所有的行动都是基于当前的物质条件。另外由于自我见解的缺失,这种层次的人的立场是不坚定的,之前可能候会赞同某件事,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受外力的作用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形成一种墙头草的状态。最典型的就是永远跟着流行走,今天流行这样就这样,明天流行另一样马上就换成一种,这种人显然是不可信任的。
第二层:主动认识
这一层次的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容易受外界的诱导,有时候能够撑握主导权,但有时候却又显得无能为力。对于某些简单的引导,是能把持住的,比如正在减肥,能克制住不吃太肥的肉。然而某些引导仍然不能很好的控制,例如与人争论问题的时候容易情绪化,或者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不能只对事不对人,更有时候的感觉更是不得不做某件。这种层次的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着把控能力的不同,这个层次还被细分成不同的层次。有时候面对诱惑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与自己的战斗中,有时候觉得应该这样,双时候又不能,这说明我们的意志还不够坚定,不能完全认识自己,正是处于第二层的表现。
第三层:脱离物质,完全自由
严格来说,完全处于这个层次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物质是存在的第一要义,脱离物质的事物那是不存在的。因此这种状态只能以部分的方式存在着,并以无限接近的方式成长。范仲淹的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所阐述的正是完全脱离物质约束而思考的那么一种完美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思想认识不再受外部变化影响,所有的行动都是经过理性的思考,所有的刺激都会经过严密的思考并在确定在对行动有所帮助后才会接受。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一些行为难以被下层的人理解,例如三国时期著名的“七擒孟获”典故,就一般人看来,孔明生擒到猛获就已经获取到战局的胜利了,为什么还放虎归山,给自己制造麻烦呢?他们这么想,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如果将孟获斩首,马上会有另一个孟获站起来,这样南疆并没有得到平乱。一般人的是突破不了外界这种普遍的认识,自我认识不够强大,只能被反噬,从而做出将孟获斩首的决定,而孔明先生却没有,他的思想突破了外界的限制,最终战局按自己的分析走向了真正的胜利。这就是自由的形态,思维不再受外界左右,所有的行动都是经过推导的,为了达到自己预设的目的,并不是说头脑一热,或者哪个谁谁又做了什么事,刺激了你马上去做某些事。达到第三层次的人始终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不会被外界条件干扰,这种境界是人生真正的自由!但这说着简单,实现起来又是多么的困难,真的实现了会不会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后果极可能是丧失感情。所以这种层次的完全状态终纠是一种矛盾的存在。
大家有没有想过禅为什么讲“四大皆空,水中花,镜中月”?现在才明白,这就是认识自我、自我超越的过程。在修行的过程中,与自己战斗;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超越,不再受凡尘是非约束,不再妥协,不再被左右,理想驱动,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你,能做到吗?
------------草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北宋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句,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以前大家上政治课,我相信都听过 “人的根本属性是其社会属性” 这句话,也就是说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因为我们的生活都与社会紧密地联系着,我们需要吃饭、工作、上学、生活、娱乐等等,我们的生活就在社会这个大转轮中运行着。《雇工人生》这部动画短片便很好的阐明了此观点。
其行为思想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就会湍急河川中的一滴水一样,人体就是一
评论列表: